預防及改善便祕飲食

便秘是一種症狀不是疾病,若是攝取高纖維飲食後,一週內排便仍然小於三次,或三天以上才排便,以及每天排出量小於35g就是便秘。

食物咀嚼後經過胃酸作用會形成食糜,進入小腸後,營養素會被吸收,而剩餘的殘渣送往大腸,水分會被再吸收,殘渣被脫水後就形成了糞便,糞便會由水分含量多的泥狀慢慢變為固體狀,若較久沒上大號,水分持脫乾,會造成糞便比較乾硬,而發生便秘的症狀。

便秘的原因有很多,大致上可分為兩種,與生活習慣有關的「習慣性便祕」,與疾病有關的「器質性便祕」,這邊主要針對習慣性便祕作預防的飲食介紹,習慣性便祕可能的原因:

一、習慣性便祕的常見原因

1.排便習慣不佳
當直腸承受40-50mmHg以上壓力時,就會產生「便意」,但可能因為工作太忙或是找不到廁所無法排便,大腦和自主神經會產生反射,使糞便從直腸逆行回乙狀結腸,緩解便秘,但長期下來會使直腸對於排便反射遲鈍,而造成糞便滯留。

2.飲食不當,其中包括水份攝取不足、油脂攝取不足、纖維攝取不足
 (1)水份可以幫助糞便柔軟減少硬度幫助排便
 (2)油脂可以幫助糞便潤滑增加排便順暢度
 (3)纖維質吸收水分膨脹後,可以增加糞便體積,促進腸道蠕動

3.活動量不足
缺乏運動、老年人或是長期臥床,腸道蠕動不足可能造成便秘

4.生活習慣影響
像是食無定時、或是情緒壓力大,過度緊張都會影響腸道蠕動

5.藥物影響
含鋁胃乳片、鈣片、抗憂鬱或鎮定劑等等的藥物都可能造成便秘,若是長期使用輕瀉劑也可能有便秘的情形發生。

二、便秘預防原則

1.規律飲食、作息及良好排便習慣
這是最簡單卻最難執行的,建議安排好一天行程後,設定三餐休息時間讓自己養成習慣。

2.足夠的水分
每日至少攝取8-10杯,每杯240毫升的液體,能夠幫助糞便的軟化。 

3.攝取足夠的纖維
國民營養調查中發現,國人蔬果攝取非常不足,建議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為25∼35公克。但國人平均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只有15∼20公克,還不到建議量的2/3,所以盡量要達到三蔬二果的建議量。

4.適量攝取油脂
油脂可幫助糞便潤滑,建議烹調時可選擇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像是橄欖油、芝麻油等,飲食指南建議每日約大約3-7茶,但因油脂1克9大卡,熱量較高,建議不要超過總熱量百分之30,以免造成肥胖。

5.適量補充B群
特別是維生素B1,對於神經及腸道調節有幫助

6.養成運動習慣及按摩腹部可以幫助改善腸道蠕動

7.其他有助改善便秘的食物
(1)適量補充益生菌及益生質可改善腸道菌叢生態。
(2)梅子汁、黑棗汁、決明子茶、蘆薈汁有輕瀉的作用,可適量使用
(3)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

8.胃結腸反射(gastrocolic reflex)
當進食後胃部會傳訊息給大腸,使大腸收縮,當糞便到達直腸便會產生便意,這種情形更容易發生在空腹時,建議早上起來時可喝杯水,如有便意要趕快去上廁所。

三、總結

以上介紹是針對「習慣性便祕」做預防,而便秘還包括「器質性便秘」,像是疾病造成的,腫瘤、憩室、痔瘡等等,或是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機能低下、糖尿病神經病變等等都可能造成便秘,若是長期受便秘所困擾,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,聽聽醫生怎麼說,不要擅自使用輕瀉劑或是其他偏方。

作者:營養師杯蓋

本文轉載自 臺南市衛生局健康飲食運動地圖網
臺南市衛生局健康飲食運動地圖網-111年8月預防及改善便祕飲食